java多线程

多线程基础

在计算机中,我们把一个任务称为一个进程,浏览器就是一个进程,视频播放器是另一个进程,类似的,音乐播放器和Word都是进程。

某些进程内部还需要同时执行多个子任务。例如,我们在使用Word时,Word可以让我们一边打字,一边进行拼写检查,同时还可以在后台进行打印,我们把子任务称为线程。

一个Java程序实际上是一个JVM进程,JVM进程用一个主线程来执行main()方法,在main()方法内部,我们又可以启动多个线程。此外,JVM还有负责垃圾回收的其他工作线程

Java多线程编程的特点又在于:

  • 多线程模型是Java程序最基本的并发模型;
  • 后续读写网络、数据库、Web开发等都依赖Java多线程模型。

创建新进程

创建一个新线程非常容易,我们需要实例化一个Thread实例,然后调用它的start()方法:

1
2
Thread t = new Thread();
t.start(); // 启动新线程

Thread内部有一个run()方法,start()方法会在内部自动调用实例的run()方法

1
Thread t = new Thread(new MyRunnable());
1
2
3
4
5
6
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tart new thread!");
}
}

Thread 类构造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实现了 Runnable 接口的对象

sleep()传入的参数是毫秒。调整暂停时间的大小

可以对线程设定优先级,设定优先级的方法是:

1
Thread.setPriority(int n) // 1~10, 默认值5

优先级高的线程被操作系统调度的优先级较高,操作系统对高优先级线程可能调度更频繁,但我们决不能通过设置优先级来确保高优先级的线程一定会先执行。

线程的状态

在Java程序中,一个线程对象只能调用一次start()方法启动新线程,并在新线程中执行run()方法。一旦run()方法执行完毕,线程就结束了。因此,Java线程的状态有以下几种:

  • New:新创建的线程,尚未执行;
  • Runnable:运行中的线程,正在执行run()方法的Java代码;
  • Blocked:运行中的线程,因为某些操作被阻塞而挂起;
  • Waiting:运行中的线程,因为某些操作在等待中;
  • Timed Waiting:运行中的线程,因为执行sleep()方法正在计时等待;
  • Terminated:线程已终止,因为run()方法执行完毕。

当线程启动后,它可以在RunnableBlockedWaitingTimed Waiting这几个状态之间切换,直到最后变成Terminated状态,线程终止。

线程终止的原因有:

  • 线程正常终止:run()方法执行到return语句返回;
  • 线程意外终止:run()方法因为未捕获的异常导致线程终止;
  • 对某个线程的Thread实例调用stop()方法强制终止(强烈不推荐使用)。

一个线程还可以等待另一个线程直到其运行结束。例如,main线程在启动t线程后,可以通过t.join()等待t线程结束后再继续运行:

1
t.join(); // 此处main线程会等待t结束

中断线程

中断线程就是其他线程给该线程发一个信号,该线程收到信号后结束执行run()方法,使得自身线程能立刻结束运行。

我们举个栗子:假设从网络下载一个100M的文件,如果网速很慢,用户等得不耐烦,就可能在下载过程中点“取消”,这时,程序就需要中断下载线程的执行。

中断一个线程非常简单,只需要在其他线程中对目标线程调用interrupt()方法,目标线程需要反复检测自身状态是否是interrupted状态,如果是,就立刻结束运行。

因为Thread.interrupt() 方法并不会强制停止线程,它只是设置线程的中断标志,而线程是否真的停止取决于线程如何响应中断信号。

t.join()会让t线程进入等待状态,此时,如果对t线程调用interrupt()join()方法会立刻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,

因此,目标线程只要捕获到join()方法抛出的InterruptedException,就说明有其他线程对其调用了interrupt()方法,通常情况下该线程应该立刻结束运行。

另一个常用的中断线程的方法是设置标志位。我们通常会用一个running标志位来标识线程是否应该继续运行,在外部线程中,通过把HelloThread.running置为false,就可以让线程结束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// 中断线程
public class Main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{
HelloThread t = new HelloThread();
t.start();
Thread.sleep(1);
t.running = false; // 标志位置为false
}
}

class HelloThread extends Thread {
public volatile boolean running = true;
public void run() {
int n = 0;
while (running) {
n ++;
System.out.println(n + " hello!"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end!");
}
}

注意到HelloThread的标志位boolean running是一个线程间共享的变量。线程间共享变量需要使用volatile关键字标记,确保每个线程都能读取到更新后的变量值。

守护线程

守护线程是指为其他线程服务的线程。在JVM中,所有非守护线程都执行完毕后,无论有没有守护线程,虚拟机都会自动退出。

守护线程的特点是当 所有非守护线程(用户线程) 完成时,守护线程会自动结束,即使它们还没有完成它们的任务

因此,JVM退出时,不必关心守护线程是否已结束。

如何创建守护线程呢?方法和普通线程一样,只是在调用start()方法前,调用setDaemon(true)把该线程标记为守护线程:

1
2
3
Thread t = new MyThread();
t.setDaemon(true);
t.start();

在守护线程中,编写代码要注意:守护线程不能持有任何需要关闭的资源,例如打开文件等,因为虚拟机退出时,守护线程没有任何机会来关闭文件,这会导致数据丢失。

线程同步

在多线程模型下,要保证逻辑正确,对共享变量进行读写时,必须保证一组指令以原子方式执行:即某一个线程执行时,其他线程必须等待

保证一段代码的原子性就是通过加锁和解锁实现的。Java程序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对一个对象进行加锁:

1
2
3
synchronized(lock) {
n = n + 1;
}

synchronized保证了代码块在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能执行。我们把上面的代码用synchronized改写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// 多线程
public class Main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var add = new AddThread();
var dec = new DecThread();
add.start();
dec.start();
add.join();
dec.join();
System.out.println(Counter.count);
}
}

class Counter {
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= new Object();
public static int count = 0;
}

class AddThread extends Thread {
public void run() {
for (int i=0; i<10000; i++) {
synchronized(Counter.lock) {
Counter.count += 1;
}
}
}
}

class DecThread extends Thread {
public void run() {
for (int i=0; i<10000; i++) {
synchronized(Counter.lock) {
Counter.count -= 1;
}
}
}
}

注意到代码:

1
2
3
synchronized(Counter.lock) { // 获取锁
...
} // 释放锁

它表示用Counter.lock实例作为锁,两个线程在执行各自的synchronized(Counter.lock) { ... }代码块时,必须先获得锁,才能进入代码块进行。执行结束后,在synchronized语句块结束会自动释放锁。这样一来,对Counter.count变量进行读写就不可能同时进行。上述代码无论运行多少次,最终结果都是0。

使用synchronized解决了多线程同步访问共享变量的正确性问题。但是,它的缺点是带来了性能下降。因为synchronized代码块无法并发执行。此外,加锁和解锁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,所以,synchronized会降低程序的执行效率

同步方法

Java程序依靠synchronized对线程进行同步,使用synchronized的时候,锁住的是哪个对象非常重要

让线程自己选择锁对象往往会使得代码逻辑混乱,也不利于封装。更好的方法是把synchronized逻辑封装起来。例如,我们编写一个计数器如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public class Counter {
private int count = 0;

public void add(int n) {
synchronized(this) {
count += n;
}
}

public void dec(int n) {
synchronized(this) {
count -= n;
}
}

public int get() {
return count;
}
}

这样一来,线程调用add()dec()方法时,它不必关心同步逻辑,因为synchronized代码块在add()dec()方法内部

并且,我们注意到,synchronized锁住的对象是this,即当前实例,这又使得创建多个Counter实例的时候,它们之间互不影响,可以并发执行:

如果一个类被设计为允许多线程正确访问,我们就说这个类就是“线程安全”的(thread-safe),上面的Counter类就是线程安全的。Java标准库的java.lang.StringBuffer也是线程安全的。

还有一些不变类,例如StringIntegerLocalDate,它们的所有成员变量都是final,多线程同时访问时只能读不能写,这些不变类也是线程安全的。

最后,类似Math这些只提供静态方法,没有成员变量的类,也是线程安全的。

还有一些不变类,例如StringIntegerLocalDate,它们的所有成员变量都是final,多线程同时访问时只能读不能写,这些不变类也是线程安全的。

最后,类似Math这些只提供静态方法,没有成员变量的类,也是线程安全的。

当我们锁住的是this实例时,实际上可以用synchronized修饰这个方法。下面两种写法是等价的:

1
2
3
4
5
public void add(int n) {
synchronized(this) { // 锁住this
count += n;
} // 解锁
}

写法二:

1
2
3
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(int n) { // 锁住this
count += n;
} // 解锁

因此,用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就是同步方法,它表示整个方法都必须用this实例加锁。

如果对一个静态方法添加synchronized修饰符,它锁住的是哪个对象?

1
2
3
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test(int n) {
...
}

对于static方法,是没有this实例的,因为static方法是针对类而不是实例。但是我们注意到任何一个类都有一个由JVM自动创建的Class实例,因此,对static方法添加synchronized,锁住的是该类的Class实例。上述synchronized static方法实际上相当于:

1
2
3
4
5
6
7
public class Counter {
public static void test(int n) {
synchronized(Counter.class) {
...
}
}
}

总结:用synchronized修饰方法可以把整个方法变为同步代码块,synchronized方法加锁对象是this